山本耀司說過: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,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。做一個自由而自律的人,勢必靠決心認真地活著。
備考CFA和FRM需要耐心和恒心,許多人都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(nèi)看到回報,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忽視了時間這一重要因素。
時間是CFA和FRM學習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,只有花費足夠長的時間來深入學習和掌握知識,才能從中獲得長期的受益。
當然,同時也需要注重學習方法和技巧,以提高效率和質量。
作家吳曉波說過:“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,都以無與倫比的勤奮為前提。要么是汗,要么是血,要么是大把大把的好時光”。
是的,事實上當一個人越自律,時間就會越值錢,隨之而來事業(yè)也會越成功。很多時候,不是成功才自律,而是你自律了,才會變得成功。
這幾天,有個考生說她FRM,CFA都在考,CFA去年剛考完三級,最近還報了FRM二級的考試。
最初開始考CFA,是因為本科專業(yè)是金融學,可實際真的開始了,也是萬事開頭難,哪怕我本身是金融學專業(yè),備考CFA一級到5個月的時候是真想放棄,時間設置這么長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的基礎打的更好。
但一路下來覺得不要半途而廢,再說一級基礎扎實了也會有利于自己的二三級,所以一級無論如何也在考下來,半途而廢也不是我的風格,所以就這么堅持下來了。
沒想到,在備考CFA和研究生的過程中,逐漸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還想多學些關于風險管理的知識,因此報了FRM考試。
選擇這兩個證書,也是根據(jù)自己的興趣和對未來的規(guī)劃慢慢去考證,算起來考下來已經(jīng)考了4年了。
她說過一句話,讓小澤現(xiàn)在依然印象非常深刻:她相信世間事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。
是的,想要拿到高含金量金融證書更多的是靠那七分。所以說優(yōu)秀其實沒有秘訣,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。
高度的自律,往往創(chuàng)造高級的人生,而自我放縱,就會在低級的欲望里越陷越深。
心理學家馬斯洛曾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:自我需求、尊重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生理需求,其中生理需要是最低的,而自我實現(xiàn)則是最高的。
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欲只是低級的需要,不需要我們付出太多。而越高級的需求,就越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,當然也少不了持之以恒的專注,這些高級的需求都需要我們做出犧牲。
就像有的人每天打游戲、逛商場,泡酒吧,過得渾渾噩噩,而有的人瘋狂學習、專注考證,用心工作,目標堅定。
一天也許看不出結果,一個月也許也不會有本質差別,可是一年呢?
有句話說得好:對優(yōu)秀的人而言,自律不過是一種習慣。
可是優(yōu)秀本來就是一件違反人性的事,否則為何萬人之中才會有一個成就出彩人生?
馬云說:最糟糕的人生,就是晚上思索千條路,一覺醒來走老路。
我想大家都聽過“一萬小時定律”,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《異類》一書中指出的定律。
書中說「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資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續(xù)不斷的努力。
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?!梗ㄗ⒁猓翰⒉皇浅浞謼l件)
道理很簡單,就是說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,至少需要10000小時,如果我們按照比例計算就是:每天工作8個小時,一周工作5天,那么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5年。
說到這個,類似的表述,在經(jīng)濟學上叫做“復利效應”。
指的是任何有持續(xù)收益的事,都不可能一夕獲得,一定要經(jīng)過一個醞釀期,這段時間增長是緩慢的。
可是,只要你不放棄,支撐到那個臨界點,才會爆發(fā)出源源不斷的后勁。
就像我開頭說的,備考CFA和FRM也是這樣,有人總想著在最短的時間內(nèi)獲得回報。卻忽視了想要長期受益,其核心因素是時間。
事實上,依據(jù)實際經(jīng)歷,有金融專業(yè)基礎的考生也依舊需要至少250小時來融會貫通考試所需的各方面常識;而專業(yè)常識單薄的考生則至少需求400個小時來備考。
套用上剛剛說的“復利效應”,就是復利曲線的本質,是用更長遠的目光來看待問題,然后用高度自律去實現(xiàn)它。
你今天的日積月累,終會變成別人的望塵莫及,祝大家早日拿下CFA和FRM。
掃碼咨詢澤稷老師,解讀CFA®考試政策變動,海量CFA®學習資料免費領取,提供在線解答CFA®學習疑惑。